我们在看战争时期的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发现一个这样的对比,电视中的军队吃香的喝辣的,穿得暖、吃得好、武器精良还时不时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银元,反观八路军战士衣服上打满了补丁,吃不饱还没武器,个个一脸菜色。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八路军的伙食真的有这么差吗?国军的日子真的是那么滋润吗?
如果对这一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进行了十几年的战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士们在前线打仗,后勤如果无法保障,那么战斗力肯定会差强人意。关于国军和八路军谁吃得更好的问题,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这有什么可比性?国军富得流油,每天大鱼大肉……”,不过这话如果给当时前往解放区采访的美国记者西默听到他一定会诧异地瞪大眼睛。
淮海战役期间西默前往河南前线采访,沿途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经过国统区时看到的国军战士们吃的冷饭冷菜,甚至有的连菜都没有只能吃点辣椒油和咸菜根就饭。可进入解放区时发现战士们吃的用的和之前想象得到的完全不同,战士们的一次三餐完全不同,早上是豆浆鸡蛋和油饼,中午竟然还有炒肉,晚上是好消化又有营养的鸡蛋和面条。
事实上西默的疑问也是当时很多支援国军的美军的疑惑,每年蒋介石政府都会接收到美国大量的物资和军事援助,可国军的战士们依旧食不果腹,饿的面黄肌瘦,总是无法提升战斗力。除了一些嫡系和心腹部队,绝大多数的国军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的边缘,这是超过了很多人传统认知的事实。
当时的国军伙食有多差?各种陈米、糙粮能吃上一顿都算是不错的伙食了,更多人吃的则是不知道路边什么植物加点盐做得“乱炖”,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军战士的口粮。这个标准甚至都赶不上日寇军队中军犬的饮食标准。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时的日本军犬每日伙食包括了总计超过1千克的大米、麦子、蔬菜、鱼肉或牛肉。
根据二战时期国外专家给出的数据表明,一名普通士兵在战斗状态下,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应该不低于1.5公斤,其中要有主食、油脂和蛋白质肉类。可当时的国军的食物摄入量仅有理论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一天三顿摄入500克食物,甚至到了后期很多战士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不仅餐食的量不够,连次数都进行了缩减,除了国军中王牌部队和蒋介石心腹部队,剩下的基本都在饿肚子。
那么,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美国政府提供的那么多援助到底去哪里了?至少也不应该缺少国军战士们的伙食费吧?其实在抗日战争开战前,国军政府也制定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伙食标准,在这份标准中明确规定,一份国军战士的一天伙食中,包含了大米,罐头肉,咸菜,食盐,酱油等食物,累计重量约为1024克,虽然没满足更为科学的1.5千克,但至少营养丰富,维持温饱还是没问题的,可为什么实际作战中,国军战士们的口粮连每日500克都很费劲,他们的军粮和钱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事实上我们说国军穷,这句话并不算客观,很多国军战士们生活困难是真的,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上级或者上级的上级没钱。为什么在我们印象里军队都是富得流油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正真看到的是国军军官,他们才是真正的有钱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军战士们需要的钱、每天吃饭的伙食费到底去哪里了?
首先就是总体收入和经济条件下滑。我们都知道,蒋介石出生于浙江,能够资金支撑他和国民政府当权的是他背后的四大家族和江浙地区的有钱财阀“老阿公们”,可随着战争的爆发,日军在淞沪战争后已经占领了当时中国最为富饶的地区,因此导致了军饷、后勤物资出现了很大的断层,这才导致了本身的军费不足,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
其次就是根深蒂固于部队深处的贪腐之风,这也是导致国军战士吃不饱的最终的原因。内部开始腐败,上层指挥官发起了战争财,贪的都是战士们的命。再加上政府派系较多,一旦有着私下的竞争往往都会导致大局观严重缺失,试想一下在战争中,上层指挥官只关心自己部队分到的粮饷军费够不够多,哪里还有心思管手下的士兵们吃不吃得饱?
如果真的有国军将领争钱争粮给自己部队,也不可能会出现国军战士饿肚子的情况,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争取到的军费粮饷都进了私人的腰包,倒买倒卖甚至还会吃空饷,再加上经办军官也秉承着“吃拿卡要”中饱私囊的办事原则,即便源头上什么都有,可真正落到实处的也就所剩无几了。
他们苛待国军战士的手段可以称为五花八门,如将某个部队的规定编制人员做挤压,不把人配齐,这样就挤出来了空置名额,向上汇报时却汇报的是满员,发下的物资就是按照满员发放,多出来的空饷就归了个人。还有就是运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油水可以捞,比如在运送的过程中允许有一定量的“报废”和“损耗”,拿到了证明就可以堂而皇之偷走一部分粮食。更有甚者会以次充好,将发放的好粮食换成了掺有砂石、老鼠屎、虫子、稻壳等杂物的粮食,最后变成国军战士手里的“八宝饭”。
军队的内部的直接贪腐克扣情况也很严重,比如远征军入缅作战时就曾因发生过严重的克扣事件,本应发放给战士们军饷被上级军官直接拿走,只给战士们发了1元,导致了国军反抗情绪高涨,甚至扬言给多少钱打多少仗。这种贪腐情况数不胜数,连蒋介石身边最为得用的军官土木系陈诚都看不下去了。
不仅是陈诚,连美国人都对内部的贪腐情况心知肚明,如1942年被派往中国的美国参谋长史迪威就对一大部分的军官极其不信任。驻印军前往南亚地区时,部队给发放的抗疟疾药品,史迪威就要求美国大兵们直接把药给到国军战士手中,不要统一交给军官由他们安排发放。
在军粮上也是如此,当时美军定期将自己的口粮分给国军战士,可一段时间后史迪威发现国军战士们的状态还是不太好,一副干瘪饥饿的样子,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军粮根本没发给国军战士,反而是被上层军官倒卖了,史迪威一边要求蒋介石严格处理,一边再次督促美国大兵们监督国军战士们吃饭,这才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国军吃不饱的情况。此外在解放战争阶段美国知名记者贝尔登见到两军对比后还曾做出过战士们会取得最后胜利的预言。
而国军部队这股贪腐之风很快就在部队中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军战士长期挨饿营养不良,导致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生病、肚子里生虫,头晕脚软,夜盲症、浮肿等情况在部队中随处可见,战士的吃食和健康都保证不了,更别提作战能力了。那么既然一部分国军被自己的伙食拖垮了,那我军战士呢?他们是否也吃不饱,严重营养不良呢?
如果说当时不管是在抗日战场还是解放战争战场,我军战士的伙食标准一直高于国军,可能很多人都不信,不过事实就是如此,除了短暂那段艰苦时期,绝大多是时间里我们的战士伙食标准都要比国军强出了不少。
以抗日战争后时期为例,八路军战士们的每日粮食标准是一斤八两小米,每个月还有2斤肉,若干油盐和40多斤蔬菜,每天的食物标配份额竟然超过了1.5千克,而且营养全面,可完全满足作战需求和营养摄入标准。
事实上,我军战士们能够达到这种水平与军队中的传统美德和纪律原则要求是分不开的,从我军成立的那天开始坚持的就是上下一致的原则,军官和战士们吃同样的饭,除了特殊的伤员和孕妇,基本做到了有粮食大家一起吃,没有粮食一起挨饿,不克扣军粮,不吃小灶的原则,这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作风。
我党将领、战士们的故事如陈赓大将将自己的粮食给小战士,彭老总、邓公拒绝吃小灶的事至今还在流传,有些甚至还被写入了课本和课外读物中。这些故事中阐释的就是我军官兵可以共同克服困难也能上下一心搞生产,没什么特殊化,种种优良传统让战士们暖心又暖胃,即便有一段时间困难,我们也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建设了南泥湾这个“塞上好江南”。
不仅战士们会一边打仗一边生产劳动,连毛主席都亲自下地耕种蔬菜粮食,正是因为全军上下有着这股精神,当时在陕北的战士们才能短时间内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不仅摆脱了饥饿,甚至时不时还能改善一下生活。
从以下几组数据就能看出当时的我军战士的伙食究竟有多令人羡慕。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单是晋西北根据地就开垦了31万亩土地,收获了9万多公斤粮食,近30万斤蔬菜,还饲养了牛羊猪等牲畜6000多头。1943年后方根据地收获粮食超过460万公斤,蔬菜1600多公斤,还养了10000多头猪。截止到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八路军战士的伙食几乎达到了当时战场上的巅峰,甚至还专门为生育的女干部们提供了专项的营养补贴,如定期供给鸡肉、红糖、鸡蛋等营养品,也可以光明正大吃小灶。
这种规格的伙食标准简直甩了同期国军战士八条街,不仅国军战士远远比不上,连日军都眼馋,战争最后阶段就别说什么狗了,日寇们也开始吃不饱了,为了果腹,还做出了私下用武器弹药和我军战士们交换粮食的事,足以见得当时我军战士们比起战场上的其他人,实在是幸福的多了。
从粮食对比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很多的问题,导致国军饥饿我军战士们能吃饱饭的原因从根本来说就是觉悟和思想的问题,人人平等以团体利益为先,不自私,不强调个人化,这才能走向共同富裕。这种我军和国军的鲜明对比或许早就注定了最后战争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