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花钱学知识、长本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知识消费靠“含金量”支撑(消费视窗·生活服务新透视④)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多了起来。花钱学知识、长本领成为文化和教育领域新的消费热点,撬动相关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一些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存在“含金量”不足、消费体验差等问题。亟须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推动相关平台或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消费体验。
最近每逢周末,家住北京朝阳区甜水园的杜颖都到建外SOHO东区的铂澜咖啡学院学习煮咖啡。
“我爱喝咖啡,但速溶的居多,研磨的虽然好喝,手艺却不到家。后来,经同事推荐,参加了铂澜咖啡学院的‘咖啡课堂’,授课老师手把手教,让我不仅学会了手冲咖啡和意式浓缩,还学会了摩卡拉花。在网上团购的课程也不贵,很值!” 杜颖说。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不少问题。以往,受平台有限、渠道不畅等因素限制,这一些难题不容易解决。现在,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多了起来:学煮咖啡,可团购报班;学化妆,可关注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设计PPT,稻壳儿等平台有海量模板可供下载……花钱学知识,成为文化领域新的消费热点。
“知识消费兴起,是消费升级在精神层面尤其是文化教育层面的生动体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知识消费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服务于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资讯;二是依托网络站点平台的在线教育;三是作为分享经济表现形式的付费知识消费。
黄卫鹏是江西鹰潭余江区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以前上下班坐车途中,他都是听音乐来消遣,但近半年来,漫无目的地“听音乐”变成了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听书”“听课”,很多课程内容越听越有味,路上听不完,晚上下班回家他还会继续听,边听边做笔记。
“我在‘喜马拉雅FM’和‘得到’等APP上订阅了好些课程,大多属于人文社科领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黄卫鹏说。
蜻蜓FM、得到、知识星球、知乎LIVE、在行……近几年,内容创业成为风口,知识付费领域新平台不断冒出,服务形式多种多样,从推课程、做音频到出书、搞视频直播、做内容电商,吸引了一大批付费用户,市场规模也不断做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渠道多了,‘充电’学习不再难。”在“得到”专栏作者汤涌看来,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在细致划分领域深耕发展,提供大量实用信息、知识、技巧与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的特点,让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有了同等学习机会。
对知识服务供应商来说,供给端必须做优做精,才能提高复购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开电脑,孩子通过一对一授课在线教育平台与教师练习英语。这是常见的线上教育场景,但下面这一幕就多少有些新鲜了——
依托人工智能自适应技术,老师能够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专注度,及时作出调整学习内容和题目难度。这是松鼠AI(人工智能)智适应教育课堂上的一幕。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进一步改变互联网教育的形式,推动在线教育从‘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纵深发展。”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兼首席AI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说,人工智能已运用到智慧课堂、辅助课程设计、学习进度和成效分析等多个场景,能根据不一样的学生的状况输出个性化学习方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互联网+教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迅猛。易观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规模翻了10倍;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1142.6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在线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教育部2018年4月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的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AI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前,互联网教育平台应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方法,构建一整套从学前到学后的评价体系与筛选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与教学需求的精准匹配度,更好满足大家个性化需求。
线上线下教育也在加速融合发展。美团点评学习培训业务部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用户通过线上平台报名,再去线下实体店学习的课程,根据购买人数高低,排名靠前的细分品类分别为:音乐、美术、外语、职业技术、学前至高中(K12)素质类教育。
“知识消费与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以及供给端质量水平密切相关。”栗浩洋认为,对于主要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服务供应商来说,供给端必须做优做精,才能提高复购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数字阅读消费需要丰富选题策划、创新供给形式、增加供给内容;在线教育则需要高质量的师资保障,提供更多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方案。
应尽快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网络平台提供的知识很丰富,但我也栽过跟头、吃过亏。”黄卫鹏说,有些主打商业、管理类的频道或栏目,前几期课程还有干货,到了后面注水明显,“对这类课程,我果断不再续费。”
——看起来热闹,但“含金量”不足。“十天给你一流的演说技巧”“跟随我锻炼三个月你将拥有完美身材”……这是一些知识付费平台常用的标题,实际授课内容往往质量水准差,完课率低,缺乏完整的服务规范。
——“李逵”遇到“李鬼”,原创者合法权益受损害。黄卫鹏曾发现一个现象:有的“有声读物”课程,自己花了上百元去买,结果被朋友告知,淘宝、微信群、QQ群有翻录的课程在销售,音效差不多,却只卖几元钱。
——付款容易退款难,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记者正常采访发现,不少用户遭遇过听了几堂课后想退款,却找不到退款界面、打售后服务电话总是打不通的情况。细看“购买须知”才发现,平台滥用规则制定权,制定了诸如“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等霸王条款。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张德志分析,从消费者投诉看,知识服务领域的问题主要有5类:无资质、虚假宣传、退费难、随意变更服务内容、不开具收费发票或提供有效凭证。据统计,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1.03万件,2018年上升到2.05万件,增长近1倍。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应尽快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行业规范,从源头上治理“高承诺、低兑现”等问题。
“相关服务平台和机构要负起责任,改善消费体验。”栗浩洋说,比如在线教育行业应明确一定的准入资质、技术标准等,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服务品质;打造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服务水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认为,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对行业长远发展很有必要。建议相关平台建立客观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发生的知识付费交易纠纷,应完善解决渠道,探索建立仲裁机制,必要时应诉诸司法程序。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经过几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很火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致划分领域扩展,内容的深度化、垂直化被视为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趋势。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知识付费热潮的兴起,一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悄然改变,发展型消费提高;二是得益于移动支付的普及,用户的付费意愿发生了转变;三是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漫无目的的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信息选择行为更为成熟。
然而总的看来,当下知识付费市场上的一些产品,无论是综艺娱乐节目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或是读书课程,内容多少存在浅层化等特点,往往不足以满足用户深度学习的需求。
在海量信息充斥的时代,移动支付成熟、消费需求和习惯进一步重塑,用户对优质、有价值的信息需求凸显。
专家表示,首先,用户更愿意为有用的内容付费。可以帮助他人学习、成长的,在工作或者心理等方面获得提高的,就是有用的内容。其次,面向用户的收费内容必须深入浅出。只有不断思考怎么样留住用户,如何将内容做精、做优,在专业化领域打造品牌,丰富优秀品质的内容产品,提高用户黏性,才能在知识服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孙阳)近年来,国内设计咨询企业总实力慢慢地加强,热情参加境外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带动技术、标准、装备和管理“走出去”,成为对外投资合作新亮点。当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加快,对外设计咨询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乔雪峰)记者从华北空管局获悉,2021年端午小长假期间,首都、大兴两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共计5370架次。其中,首都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3000架次,日均进出港航班1000架次,大兴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2370架次,日均进出港航班790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