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稻壳变废为宝 益海嘉里金龙鱼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奖

2024-03-14

  中新经纬1月29日电 近日,2023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奖隆重揭晓。益海嘉里金龙鱼申报的项目《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循环经济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二等奖。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奖由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科技部共同设立。为充分的发挥循环经济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对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予以表彰。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授予技术创新性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作用明显,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

  益海嘉里金龙鱼荣膺科技进步二等奖殊荣,不仅代表国家对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更是对益海嘉里金龙鱼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度肯定。据悉,益海嘉里金龙鱼是此次获奖组织中唯一一家粮油企业。

  我国是全球主要水稻产区,2022年全国水稻产量达到2.1亿吨。在传统的粗放产业模式中,水稻加工通常只为获取大米,很多人并不知道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还可以加工成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

  益海嘉里金龙鱼从始至终坚持以创新发展引领粮油产业前行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在粮油加工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全力打造中国粮油产业新模式。在水稻加工方面,公司凭借着多年来的科研投入,为行业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且可复制的先进的技术与模式,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稻”路。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益海嘉里金龙鱼开创了集大米生态基地种植、加工、储运、副产品综合利用一体化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大米美味、安全的需求,同时又把每一颗稻谷“吃干榨净”,从副产品和米糠中萃取米糠蜡、谷维素、米粞粉、稻米油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将其大范围的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科技、化妆品等行业,实现了水稻的高效转化循环利用和增值。

  根据权威测算,如果全国年产两亿吨水稻所含的米糠全部用来榨油,相当于约1300万吨大豆的出油,这等同于为国家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的“无形粮田”,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如果2亿吨水稻所产生的4000万吨稻壳全部用来燃烧,能轻松实现节能1900万吨标准煤,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00万吨(以5000大卡/千克的原煤计算)。

  稻壳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具有零污染、来源广泛、储量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目前国内每年的稻壳产生量近4000万吨,但综合利用水平仅20%左右,一旦废弃就会对环境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各地稻谷加工系统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稻壳,除少部分粉碎用作饲料外,其余大部分没有正真获得有效利用,往往将其运走直接焚烧,这样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

  通过热化学或生物转化技术,生物质可转换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是一种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也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清洁能源。此次益海嘉里金龙鱼申报的“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正是将加工水稻产生的废弃物稻壳通过热解气化工艺,转化为稻壳炭和可燃气体产生热能。

  一方面,稻壳炭除了能用于再生绿色环保保温覆盖剂,也可用来生产高端绿色白炭黑及活性炭,主要使用在于汽车轮胎,水质净化等。

  另一方面,气化工艺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燃烧后的余热回收,可以转化为蒸汽用来生产,实现炭热联产,极大的提升了稻壳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气化燃烧技术相比传统直接燃烧技术的燃烧效率更加高,并大幅度减少了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排放。

  目前,该技术已在益海嘉里金龙鱼旗下泰州、武汉、盘锦、长沙、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工厂推广使用,并计划2年内推广到启东、泉州、吉安、昆明、东莞、杭州、重庆等地区的工厂。随着稻壳综合利用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将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碳做出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益海嘉里金龙鱼将继续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立足水稻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全产业链精深开发,将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贯穿到集团发展中,助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为构建绿色、低碳生活贡献力量。(中新经纬APP)